中关村NMT联盟“一带一路”全国测试服务网络测试服务信息

4月8日,某研究所将NMT技术应用于钙信号研究,测试样品为小麦,测试指标为Ca2+,在旭月研究院完成实验。| 5月9号,某研究院将NMT技术应用于逆境生理领域,测试样品为黄瓜幼苗,测试指标为NO3-、NH4+,在旭月研究院完成实验。| 6月2号,某研究院将NMT技术应用于逆境胁迫领域,测试样品为棉花苗,测试指标为Ca2+、H+、K+、Na+、IAA,在旭月研究院完成实验。| 6月5号,某研究院将NMT技术应用于植物逆境领域,测试样品为苜蓿,测试指标为K+,在旭月研究院完成实验。| 6月9号,某研究所将NMT技术应用于水稻逆境领域,测试样品为水稻,测试指标为Na+、Ca2+,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完成实验。| 6月11号,某研究院将NMT技术应用于植物抗逆领域,测试样品为酵母细胞,测试指标为IAA,在旭月研究院完成实验。| 6月16号,某高校将NMT技术应用于昆虫研究,测试样品为昆虫,测试指标为Ca2+、K+,在旭月研究院完成实验。| 6月19号,某研究院将NMT技术应用于植物抗逆领域,测试样品为拟南芥,测试指标为Ca2+,在旭月研究院完成实验。|

旭月新款IAA传感器科研成果在Mol Plant发表,升级研发圆满成功!


2024年9月,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团队在Molecular Plant上发表了题为“The OsNAC41-RoLe1-OsAGAP module promotes root development and drought tolerance in upland ric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挖掘了一个调控水稻根系发育与抗旱性的新基因ROOT LENGTH 1 (RoLe1),并揭示了OsNAC41-RoLe1-OsAGAP分子模块调控水稻根系发育与抗旱性的分子机制。

该研究利用旭月公司最新研发的新款IAA传感器,检测了水稻根内部的IAA实时转运。结果发现RoLe1与OsAGAP互作干扰OsAGAP的功能,改变了根系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使得IAA更少地流入根尖细胞,进而调节根系发育,提高水稻的抗旱性。

图1:水稻根尖内部IAA转运检测。图中检测到IAA转运方向均为从细胞外流入到细胞内,绝对值为流入速率。

2018年,《Science》新产品版块,特别推荐了旭月/扬格的IAA仪器。此次升级研发,提升了IAA传感器稳定性及其抗干扰能力,使得活体样品内部IAA转运信号检测更为稳定,数据平行性得到显著提升。目前旭月公司已经与国内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研发、生产供应合作,欢迎更多电化学相关领域的研究机构、企业联系合作。

旭月公司拥有非损伤微测技术及其设备、附属耗材各类专利数十项,形成了完备的专利体系,实现了100%自主知识产权。当前,除了基础研究外,旭月公司已经在农业生产、医疗检测等领域布局产品研发,目前已成功研发了数项产品。旭月公司将继续践行“科技报国”理念,助力中国科学家赶超世界先进科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