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ense O-Sense

中关村NMT联盟“一带一路”全国测试服务网络测试服务信息

4月8日,某研究所将NMT技术应用于钙信号研究,测试样品为小麦,测试指标为Ca2+,在旭月研究院完成实验。| 5月9号,某研究院将NMT技术应用于逆境生理领域,测试样品为黄瓜幼苗,测试指标为NO3-、NH4+,在旭月研究院完成实验。| 6月2号,某研究院将NMT技术应用于逆境胁迫领域,测试样品为棉花苗,测试指标为Ca2+、H+、K+、Na+、IAA,在旭月研究院完成实验。| 6月5号,某研究院将NMT技术应用于植物逆境领域,测试样品为苜蓿,测试指标为K+,在旭月研究院完成实验。| 6月9号,某研究所将NMT技术应用于水稻逆境领域,测试样品为水稻,测试指标为Na+、Ca2+,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完成实验。| 6月11号,某研究院将NMT技术应用于植物抗逆领域,测试样品为酵母细胞,测试指标为IAA,在旭月研究院完成实验。| 6月16号,某高校将NMT技术应用于昆虫研究,测试样品为昆虫,测试指标为Ca2+、K+,在旭月研究院完成实验。| 6月19号,某研究院将NMT技术应用于植物抗逆领域,测试样品为拟南芥,测试指标为Ca2+,在旭月研究院完成实验。|
金属缝隙H+检测



图注:某合金材料表面H+的活性检测,结果显示,不同裂缝对H+的影响是不同的




NMT揭示磁场促进均一磷酸盐转化膜形成原因(文献编号:C2013-016


在镁合金上,磷酸盐转化膜是一种很有潜力替代铬酸盐转化膜的防腐蚀材料,同时金属磷酸盐不易溶解且不污染环境。但磷酸盐转化膜的缺陷——裂缝与空隙,并未有效解决。磁场在涂层形成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早已被报道,因此,研究者尝试使用磁场改善磷酸盐转化膜的这一缺陷。


北方工业大学的研究者利用扫描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发现,在磷酸盐转化膜形成过程中,施加垂直于镁合金表面的磁场,有利于在镁合金表面形成均一光滑的磷酸盐转化膜。利用非损伤微测技术(NMT)检测发现,镁合金表面的Mg2+分布较为一致,这可能是均一光滑的磷酸盐转化膜形成的原因之一。此外,磁场能够促使镁合金表面产生氢气泡,并且加速磷酸盐转化膜的吸附过程。


尽管NMT起源于生物医学,但因为金属腐蚀研究中所用的材料与生物材料相比,制备和操作相对简便和容易,加之全自动化测量,可以预期,NMT在金属腐蚀研究中的应用将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NMT可以在pico mol/L级别测定离子分子运动速率,比传统技术提高了6个数量级。如何利用NMT技术的优势,通过离子分子的运动速率或运动方向信息表征金属材料腐蚀过程,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前沿领域。


图注:无磁场(左)和施加磁场(右)情况下,Mg2+在镁合金表面的分布(pMg)




图注:金属表面检测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