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NMT联盟“一带一路”全国测试服务网络测试服务信息

4月8日,某研究所将NMT技术应用于钙信号研究,测试样品为小麦,测试指标为Ca2+,在旭月研究院完成实验。| 5月9号,某研究院将NMT技术应用于逆境生理领域,测试样品为黄瓜幼苗,测试指标为NO3-、NH4+,在旭月研究院完成实验。| 6月2号,某研究院将NMT技术应用于逆境胁迫领域,测试样品为棉花苗,测试指标为Ca2+、H+、K+、Na+、IAA,在旭月研究院完成实验。| 6月5号,某研究院将NMT技术应用于植物逆境领域,测试样品为苜蓿,测试指标为K+,在旭月研究院完成实验。| 6月9号,某研究所将NMT技术应用于水稻逆境领域,测试样品为水稻,测试指标为Na+、Ca2+,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完成实验。| 6月11号,某研究院将NMT技术应用于植物抗逆领域,测试样品为酵母细胞,测试指标为IAA,在旭月研究院完成实验。| 6月16号,某高校将NMT技术应用于昆虫研究,测试样品为昆虫,测试指标为Ca2+、K+,在旭月研究院完成实验。| 6月19号,某研究院将NMT技术应用于植物抗逆领域,测试样品为拟南芥,测试指标为Ca2+,在旭月研究院完成实验。|

港科大:非洲爪蟾胚胎的跨膜H+流与神经诱导调节


 

 

 

 

 

基本信息

主题:非洲爪蟾胚胎的跨膜H+流与神经诱导调节

期刊:Zygote

研究使用平台:NMT生物医学创新平台

标题:Transmembrane H+ fluxes and the regulation of neural induction in Xenopus laevis

作者:香港科技大学Ho Chi Leung

 

检测离子/分子指标

H+

 

检测样品

非洲爪蟾胚胎

 

中文摘要

      以前有报道,在从非洲爪蟾胚胎制备的离体平面外植体中,背侧外胚层细胞的细胞内 pH值(pHi)从阶段10.5增加到阶段11.5(即11-12.5 hpf)。有人提出,这种增加(可能是由于H+以某种方式被排出、隔离或缓冲)在调节神经感应中发挥作用本研究使用非损伤微测技术(NMT),在完整的阶段9-12(约7-13.25 hpf)的非洲爪蟾胚胎赤道周的8个位置非损伤地测量H+流速。结果表明,在阶段9-11,所有测量位置都有少量的H+外排。在阶段12,大多数位置有少量但明显的H+外排增加,胚胎背侧的H+外排速率明显大于其他位置。研究同时用巴佛洛霉素A1处理阶段9-12的胚胎,阻断ATP驱动的H+泵的活性。到了阶段22(24 hpf),这些胚胎显示出发育迟缓,在原肠胚发育结束前就停止生长了,因此没有显示出通常的前部和神经结构,这在溶剂对照的胚胎中可以观察到。此外,与溶剂对照组相比,早期神经基因Zic3在处理后的胚胎中没有表达。本研究新的体内数据证实并扩展了早期基于外植体的报告,这些报告描述了在非洲爪蟾胚胎神经诱导过程中pHi的变化。

 

离子/分子流实验处理方法

7-13.25 hpf

 

离子/分子流实验结果

      本研究使用NMT,对阶段9-12(即~7–13.25 hpf)的胚胎一周进行检测(图1)。每个发育阶段,在距胚胎表面约5 mm的参考位置检测H+流速,大约在0 pmol cm-2·s-1左右。相反,在胚胎周围测量的最小H+外排速率为0.1 pmol cm-2·s-1(图2)。

 

图1. 非损伤微测技术检测示意图。

 

在第9阶段(图2a),在胚胎周围的所有测量位置均保持约0.1 pmol cm-2·s-1的近乎恒定的H+外排。在阶段10(图2b),来自左侧(L)、左侧背侧(LD)、背侧(D)和右侧背侧(RD)位置的H+外排速率似乎略高于其他区域,但是在胚胎周围的所有测量位置之间没有发现显著差异。在第11阶段,背部区域(尤其是LD和D位置)的H+外排速率增加,约为0.2 pmol cm-2·s-1,显著高于在左腹侧(LV)检测到的约0.1 pmol cm-2·s-1的外排速率(图2c)。

在第12阶段,在胚胎的背侧(D)检测到大约0.55 pmol cm-2·s-1的H+外排速率(图2d),明显高于在所有其他位置检测到的H+流速。这些相同的数据也显示在径向柱形图上(图3),这清楚地表明,在所有测量位置,从阶段9到阶段12,H+外排增加,在胚胎背侧产生了更显著的H+外排。此外,在阶段12(即原肠胚形成结束时),背侧(D)和RD位置的H+外排显著大于阶段9-11在相同位置的H+外排速率。

 

图2. 阶段9-12(大约7-13.25 hpf)非洲爪蟾胚胎赤道周的H+流速。正值代表H+外排

 

图3. 阶段9-12(大约7-14.25hpf)非洲爪蟾胚胎赤道周的H+流速比较。正值代表H+外排

 

其他实验结果

研究用巴佛洛霉素A1处理胚胎,以阻断阶段9-12这种ATP驱动的H+泵的活性,然后研究这种抑制对胚胎大体形态的影响,以及24 hpf时早期神经基因Zic3的表达。在对照组胚胎中,在24 hpf(即阶段22)时,神经褶的未融合和融合区域,以及粘腺和眼叶原基都清晰可见,因此表明发育正常。相反,用巴佛洛霉素A1处理的胚胎发育不完全。在对照处理的胚胎中,Zic3在端脑、间脑、中脑和菱形脑中表达,相比之下,在巴菲霉素A1处理的胚胎中没有检测到Zic3的表达。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细胞内碱化可能有助于建立非洲爪蟾胚胎的anterior neural fate

 

测试液

0.05M Tris buffers, pH 7.0

 

NMT仪器信息

·活体培养环境监测仪

·智能自动化非损伤微测系统

 

 

 

原文链接:https://www.cambridge.org/core/journals/zygote/article/transmembrane-h-fluxes-and-the-regulation-of-neural-induction-in-xenopus-laevis/B2B49A1B57E05598DD728DDCF5EDCB61

供稿:赵雪琦,刘蕴琦
编辑:刘兆义

 

关键非损伤微测技术;非洲爪蟾胚胎(Xenopus laevis);神经诱导;H+流速;Zic3表达;生医动物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