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NMT联盟“一带一路”全国测试服务网络测试服务信息

4月8日,某研究所将NMT技术应用于钙信号研究,测试样品为小麦,测试指标为Ca2+,在旭月研究院完成实验。| 5月9号,某研究院将NMT技术应用于逆境生理领域,测试样品为黄瓜幼苗,测试指标为NO3-、NH4+,在旭月研究院完成实验。| 6月2号,某研究院将NMT技术应用于逆境胁迫领域,测试样品为棉花苗,测试指标为Ca2+、H+、K+、Na+、IAA,在旭月研究院完成实验。| 6月5号,某研究院将NMT技术应用于植物逆境领域,测试样品为苜蓿,测试指标为K+,在旭月研究院完成实验。| 6月9号,某研究所将NMT技术应用于水稻逆境领域,测试样品为水稻,测试指标为Na+、Ca2+,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完成实验。| 6月11号,某研究院将NMT技术应用于植物抗逆领域,测试样品为酵母细胞,测试指标为IAA,在旭月研究院完成实验。| 6月16号,某高校将NMT技术应用于昆虫研究,测试样品为昆虫,测试指标为Ca2+、K+,在旭月研究院完成实验。| 6月19号,某研究院将NMT技术应用于植物抗逆领域,测试样品为拟南芥,测试指标为Ca2+,在旭月研究院完成实验。|

Nature Communications丨蒋才富课题组揭示重要抗盐碱机制


(转自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

原文链接:http://cbs.cau.edu.cn/art/2020/1/14/art_35535_660870.html

耕地盐碱化是导致农作物减产的主要非生物逆境,它是由于耕地中含盐量高,且碱性盐(主要是Na2CO3和NaHCO3)比重大所致。盐碱胁迫相较盐胁迫对作物的负面影响更严重,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盐碱胁迫下H+跨膜梯度依赖的Na+转运体(如SOS1)功能受到抑制,Na+毒害加剧。到目前为止,玉米等作物抗盐碱的分子机制还很不清楚,已成为作物抗盐碱育种的理论瓶颈。

1月10日,中国农业大学蒋才富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题为Natural variation of an EF-hand Ca2+-binding-protein coding gene confers saline-alkaline tolerance in maize的研究论文,报道了一个玉米抗盐碱QTL基因ZmNSA1 (Na+ Content under Saline-Alkaline condition),揭示了EF-hand蛋白调控盐碱胁迫下Na+稳态的新机制。

该研究通过GWAS克隆一个调控盐碱胁迫下玉米地上部Na+稳态的基因, 它编码一个含有EF-hand结构域的Ca2+结合蛋白,它负调控PM-H+-ATPases(MHAs)的表达和抗盐碱应答。在盐碱胁迫下,胞内Ca2+浓度升高, Ca2+结合ZmNSA1并促使其被26S蛋白酶体途径降解,上调MHA2和MHA4表达,促进根部H+外排, 从而增强质膜Na+/H+反向转运体SOS1的活性,促进Na+稳态,增强玉米对盐碱胁迫的耐受性。该研究揭示了一种新的EF-hand蛋白解码Ca2+信号的机制,解析了它在玉米抗盐碱应答中的作用机制,是作物抗盐碱基础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


该研究由中国农业大学蒋才富和杨小红教授课题组合作完成,博士生曹一博为论文第一作者,蒋才富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相关工作得到了国家科技部、农业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及北京市相关项目的资助。

文章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9-14027-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