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NMT联盟“一带一路”全国测试服务网络测试服务信息

4月8日,某研究所将NMT技术应用于钙信号研究,测试样品为小麦,测试指标为Ca2+,在旭月研究院完成实验。| 5月9号,某研究院将NMT技术应用于逆境生理领域,测试样品为黄瓜幼苗,测试指标为NO3-、NH4+,在旭月研究院完成实验。| 6月2号,某研究院将NMT技术应用于逆境胁迫领域,测试样品为棉花苗,测试指标为Ca2+、H+、K+、Na+、IAA,在旭月研究院完成实验。| 6月5号,某研究院将NMT技术应用于植物逆境领域,测试样品为苜蓿,测试指标为K+,在旭月研究院完成实验。| 6月9号,某研究所将NMT技术应用于水稻逆境领域,测试样品为水稻,测试指标为Na+、Ca2+,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完成实验。| 6月11号,某研究院将NMT技术应用于植物抗逆领域,测试样品为酵母细胞,测试指标为IAA,在旭月研究院完成实验。| 6月16号,某高校将NMT技术应用于昆虫研究,测试样品为昆虫,测试指标为Ca2+、K+,在旭月研究院完成实验。| 6月19号,某研究院将NMT技术应用于植物抗逆领域,测试样品为拟南芥,测试指标为Ca2+,在旭月研究院完成实验。|

抗凋亡基因(CED-9)提高植株对盐胁迫和氧化应激的耐受性

图注:Control(圆形)、PVX-WT(三角形)和PVX/CED-9转基因(方形)烟草植株叶片,在H2O2处理前后,三种叶肉细胞的K+(左)和H+(右)离子流的变化。负值表示离子外流,正值表示离子内流。

凋亡(Apoptosis)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的一种,在调节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中起到重要作用。近期有研究表明动物的抗凋亡基因(CED-9)在植物中表达,能够显著提高植物对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耐受性,但隐藏在该现象下的最基本的细胞机制尚未被考察。

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瞬时表达了CED-9凋亡基因后,对盐胁迫及氧化应激时植株的特定离子流“指纹”进行了研究。使用非损伤微测技术(MIFE)对离子流进行检测,可以看到CED-9基因通过改变跨膜K+和H+离子流的模式来提高植株对盐胁迫和氧化应激的耐受性。

本文首次对植物的“离子流指纹”和细胞程序性死亡机制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CED-9基因可以控制叶肉细胞质膜上的两种K+通道:KOR和NSCC,从而阻止NaCl引起的盐胁迫叶片的K+外流;同时,CED-9基因表达能显著降低氧化应激引起的K+外流,维持胞内离子平衡,以减少氧化应激带来的短期和长期损害。

 

关键词:离子流(Ion flux), 膜转运(Membrane transport), 凋亡(Apoptosis), 盐胁迫(Salinity), 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

参考文献:Sergey Shabala, et al. Planta, 2007, 227:189 -197

 

PDF版及更多参考文献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