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MT创始人专栏

许越

2013年第十三届北京生命科学领域学术年会上的NMT应用报告PPT

  897 点击
许越

中国大学为什么不出人才?!

在这个平常的日子里,让我们重温民族英雄钱学森留给我们的,关乎民族复兴和存亡的这个问题。 不同的信仰,不同的命运和结局! (Jesse Owens在1936年德国柏林奥运会领奖台上) 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坚定的信仰! ​  这里呢?信仰的沦丧!  信仰! (1919年在德国慕尼黑处决一个共产党人) 注:以上照片均来自互联网,笔者表示感谢!
  1009 点击
许越

《旭月东升》| 从被拒到谢绝

第六章 从被拒到谢绝 转眼第二年的暑假又要到了。 这天,在5月中我们生物系植物学项目组本学期最后一个Seminar(学术讨论会)之后,本组的两个教授请我留一下说有事情跟我说。 "Jeff" 其中的一位资历较深的男教授首先开门见山的向我说道。 "我们注意到你这一学年各方面表现都不错,课修得挺好,助教的工作也依然出色,而且你还展露了计算机方面和实验设计等方面的突出才能,我和她" 他微笑着指了一下另一位在座的女教授。 "都希望你暑假期间能够到我们自己的实验室来工作,为了公平和节约时间,现在由你自己来提问和挑选吧。" 这情景要是发生在去年该有多好啊?! "Sorry!"(抱歉!) 而今年我的回答是: "非常感谢你们提供的宝贵机会,今年暑假我已经有了两份工作,没有可能再做更多的工作了。" "Oh! C...
继续阅读
  826 点击
许越

如何赢得老板的心?

​ ​ 编者按 许越(Jeff-杰夫)先生是两家公司的老板。 一个在他的出生地中国北京,一个在他喜爱的第二故乡,马萨诸塞州的阿默斯特。虽然城市间存在着巨大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但是两家公司秉承着相同的企业文化。 许越先生于2000年获得麻省州立大学生物学硕士学位之后次年,在阿默斯特(Amherst Massachusetts)创建了他的生物技术公司扬格公司(YoungerUSA LLC)。 美国扬格公司从2002年到2005年为NASA项目提供了研究服务。它现在是非损伤微测技术(NMT)的世界领导者。 下面这封信是许越先生应美国扬格公司所在当地就业委员会的邀请,给5月举行的"促进就业日"所写。 各位女士、先生、同学们,大家好: 我很荣幸和感谢富兰克林汉普郡地区就业委员会Shannon Doran...
继续阅读
  877 点击
许越

清华落后了?!

--- 颜宁教授出走普林斯顿的另类思考 近来,一篇《清华才女颜宁教授为何负气出走普林斯顿?》在网上引起热议。不仅当事人颜老师对其内容失实表示气愤,笔者也认为该文的逻辑和推断具有严重误导之嫌,特发此文共鉴。 撇开题目的炒作嫌疑不谈,首先,题目的潜在逻辑就是清华不如普林斯顿,引深就是中国不如美国。其次,才女负气出走,才女怎么会有错,引深必定是其他方面原因造成的。 诚然,在整体科研水平上,美国仍领先于中国,但是在一些领域,尤其是生命科学领域的某些方面,中国已经完全超越美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人们不禁迟疑笔者有何理由这样说。那么就先自我介绍一下。笔者在接受了中美两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之后,分别于2001年和2005年在美中两国成立了围绕NMT的生物技术公司,进行相关的NMT技术推广工作。因此每年笔者需...
继续阅读
  836 点击
许越

参加美国展会随感(1)

此次美国实验生物学大会( EB2011 )在 Washington DC 举办,距我们在麻省的公司相对较近。于是我们决定驱车前往参加。 早上出门时还阳光灿烂,越往 DC 方向开,天气变得越来越阴沉。在过了纽约上 New Jersey 的 Turnpike 高速路后开始下雨,所有车辆的速度都随之慢了下来。 每次走这条路时都会想起几年前和太太第一次走这条路的经历。那天清晨,我们决定从北卡开车去麻省看望朋友。当走到 Turnpike 时天色已黑,太太说我从早上一直开,该休息一下,她虽然刚学会开车不久,但这里是条笔直的高速路,应该没有问题。于是我就同意了。这条高速路是双向 12 车道,在同方向的 6 条车道中,靠里侧的三条是小型客车专用道,外侧的 3 个车道是大货车与小客车混用车道。由于我们不熟悉情...
继续阅读
  887 点击
许越

让希望早一刻实现

经常往返中美两国的人都知道,乘坐直航的航班要飞越北极。 在处理完公司事务合上笔记本电脑后,我往飞机眩窗外眺望,发现此时飞机正在北极上空,下面是一片白茫茫的大地。我默默地讯问自己,这是第几次飞临这片辽阔无垠又荒芜肃杀的冰天雪地?我真的记不得了。 地球的生态布局真是很神奇。刚才还是喧嚣繁华的城市,郁郁葱葱的田野,现在却是一片沉寂苍茫的冰雪之原。我忽然觉得世界就是应该多样化的,对北极以及南极这些人类最后尚未开拓的宝地应该共同加以保护,共同有序地开发,不要为了眼前的发展而毁坏了人类的地球家园。 每次离华返美时,我都对在北京所发生的一切感到有些依依不舍。虽然知道过些日子还要回来,但那些亲人的关怀、友人的热情以及和公司员工一起工作和娱乐的愉快场景,都在我的脑海中不断涌现。想到那些令人快活的情景时我依然会...
继续阅读
  663 点击
许越

中国:年轻的古船

多年前到美国后,深感中美两国在历史和文化上存在太多的差异。在我居住的英国五月花号靠岸的马萨诸塞州,想找一个上百年的历史遗迹或建筑是件不容易的事。有一次与美国友人出游,见到一所有 90 年房龄的老房子被郑重地标记为 “ 重要历史文物 ” ,我不禁挪喻他说:"照你们的标准,我们北京胡同里多一半的院子都算是历史文物了,难怪你们感到惋惜!" 可能由于历史短暂,美国人很注意历史遗迹的发现和保存。比如麻省就有立法,建筑施工队必须外聘一位历史学家,确保在施工过程中不破坏,并且及时保护发现的文物。我在美国第一任导师的太太就是位历史学家,曾受聘于一个这样的施工队。 至于美国的文化,到美后不久就感到他们的文化理念似乎很单纯,非此即彼,或者说就是简单的 0 和 1 。但是他们又将这个简单的 0 和 1 演绎得十分...
继续阅读
  850 点击
许越

中国何时能获得诺贝尔奖?我的一点感悟

我2005年在过去几位老师的鼓励下,将尚在发展和完善中的"非损伤微测技术"介绍到国内,并按照在美国的成功策略,先介绍技术的物理、数学、化学原理,再说应用实例。美国科研人员多数会对技术原理刨根问底,对别人是如何应用的稍作了解即可。但美国方式照方抓药在国内的效果却不好。更多的国内科研人员会问,这个技术在国际上被广泛认可了没有,在Nature、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多少文章了,别人的应用有没有已经发表了可以借鉴的。 诺贝尔奖只授予绝对创新性的成果。美国是目前世界上产生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多的国家,而我们还没有诺贝尔奖得主。科学上具有原创性的重大发现和突破往往来源于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中国何时能获得诺贝尔奖?也许是我们的科研人员面对全新的技术有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的时候。
  916 点击